泉州玛塔:积极探索牡蛎壳土壤改良碳汇 开辟农业碳汇新路径

新华财经2024-12-12

土壤作为地球的“皮肤”,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巨大的碳库。土壤碳汇,即在土壤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国土壤碳储量在全球占比达6.73%,研究和保护土壤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之一。

12月9日,“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壤改良碳汇交易签约仪式”在惠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举行,一批土壤改良碳汇交易项目集中签约。

签约仪式活动现场

今年5月,全国首个牡蛎壳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固碳减排示范项目在福建省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落地。项目由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玛塔”)等单位实施,实施面积1812.64亩。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核算,本项目在实施种植的一个生长周期内,实现碳减排量达5643吨,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泉州玛塔成立于2018年,系惠安县为解决当地牡蛎壳固废垃圾而引入的牡蛎壳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承担单位,同时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肥料产品)生产试点单位,现获授权专利 22 项。该公司以创新技术集牡蛎壳固废污染综合治理、生物改良材料研发、制造、应用为一体,深化打造牡蛎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之路。

泉州玛塔公司

近年来,泉州玛塔积极探索“牡蛎养殖—土壤改良—碳汇交易”的新模式,深入挖掘农业碳汇潜能,利用其核心专利技术将牡蛎壳废弃物研发制成的土壤调理剂,施用于土壤能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疏松土壤,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环境,保持土壤健康,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减少碳排放。

牡蛎壳制土壤调理剂

同时,泉州玛塔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深入开展研究,精心编写《牡蛎壳土壤改良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T/MTZH002-2024)》及《酸化土壤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固碳减排项目方法学》,成功推动土壤改良碳汇的量化,为福建省土壤改良产品碳汇交易、促进碳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系统价值实现提供了技术依据。

“土壤改良碳汇项目为土地增加了一个输送营养的‘新管道’,为农业碳汇开辟了一个新途径。不仅提升了公众对于农业作为绿色产业的认知,也为今后的土壤改良工作增添了新活力。”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说。

签约仪式上,泉州玛塔、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富邦食品有限公司签署碳汇交易合同,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为三方授牌。一批土壤改良推广项目、土壤改良产学研合作项目也集中签约。

泉州玛塔董事长王永明介绍,公司正逐步建立“资本+科技+农户”的牡蛎养殖新模式,与上下游环节形成高产量、高确定性、高附加值的产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下阶段,公司将着力推动完善土壤改良碳汇的量化方法学,加大现有的“牡蛎养殖—土壤改良—碳汇交易”模式成果在国内外的推广力度。(胡宇昊)

电影《不再退缩》全国热映 ,公益专场致敬

由金鸡奖获奖导演齐星执导,潘斌龙、侯佳音、左小青、徐佳联袂出演的院线电影《不再退缩》

国家级时尚体育IP点燃高原活力 青海“文体

8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全民健身活动

沪闽两地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中国白·德化

新华财经上海7月18日电(记者高少华)时隔十五载“世界瓷王”《世博和鼎》重归浦江,陶瓷界

“不止于白—中国德化白瓷展”在清华大学艺

近日,“不止于白—中国德化白瓷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德化白瓷将以一个

何以“长富”?一枚小标识背后的乳企坚守

夏蝉轻语,山风微润。凌晨三点,在南平市延平区,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

2025年福建省溪谷文旅生活季在德化启幕

启动仪式“溪流潺潺,瓷韵悠扬”,7月3日,“2025年福建省溪谷文旅生活季”在泉州德化县石